2023-04-11 11:50:26來源:央視新聞
“要讓自己堅定地往前走,必須有一點信心。”最近,一位年輕小伙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抗病經歷,感動了很多網友。
小伙名叫邱懷德,今年30歲的他已和帕金森病抗爭了16年,并在博士畢業后走上了三尺講臺。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一起關注這位帕金森患者的勵志故事。↓↓↓
01
(資料圖)
1993年,邱懷德出生于福建漳州。2007年,正在讀高一的他開始出現走路不對稱的情況,之后病情每況愈下。
2010年,邱懷德的雙手開始出現明顯抖動。一次次求醫無果后,他下定決心學醫,想搞清楚自己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為此,他放棄已經考上的大學,復讀一年后成功考入南京醫科大學,11年時間里,他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
多次摔碎手機屏幕,打翻數不清的水杯,無數次經歷走不動路的艱難、睡不著的夜晚……
歷經16年摸索、藥物和手術治療,邱懷德的癥狀控制得相對較好,他已經可以坦然面對這些曾經的窘境。他說:“即便比正常人難一點,經過努力訓練,我也可以趕上別人。”
02
對于邱懷德來說,現在可以進行正常學習和生活,是他之前不敢想象的。
讀大學時,他曾一邊求學一邊看病,跑遍了南京各大醫院門診,病情卻越來越嚴重。從宿舍到教室的300米路,他都要扶墻緩行,走一段就得歇一會兒,之后才能再走,醫學實驗這種精細化操作對他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狀態最差的時候,他連步子都邁不開,去醫院回來需要兩個同學架著他,把他背回學校。邱懷德也一度因此感到絕望,怕自己未來只能癱在床上,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邱懷德不停告訴自己。幸運的是,導師了解情況后,建議邱懷德吃一些與多巴胺相關的藥物,服藥后他的情況有了改善,幾天后就可以拄著拐杖走路。
2016年,邱懷德通過基因檢測,確定下來自己患的是青年型帕金森病,患病幾率為十萬分之一,目前無法治愈,需要靠藥物和長期康復訓練來維持身體機能。
03
雖然疾病不能治愈,但是邱懷德從不悲觀,他制訂康復計劃,開始到健身房進行訓練。第一次進健身房時,他是拄著拐杖緩緩走進去的。
他忍著身體的酸痛進行訓練,每次練完都是大汗淋漓,手掌都被磨破了。幾個月后,他從不能加重量到可以臥推60千克,引體向上也能一口氣做十幾個。
漸漸地,邱懷德可以不用拐杖走路,甚至可以開始跑步,肌肉也逐漸增長……從“拄拐少年”到“肌肉小哥”,邱懷德付出了異于常人的努力。
2021年,邱懷德在北京接受了DBS(腦深部電刺激術)手術。這是一種腦外科手術,要在腦內插入電極,之后在胸口放置脈沖發生器,持續刺激顱內的核團,從而調整身體狀態。
植入他體內的設備每周都要按時充電,以防電池過度放電。邱懷德開玩笑說,出院后一下子變成了“機器人”,也正是這次手術,讓邱懷德變得不再那樣“特別”。
04
2021年7月裝上腦起搏器后,除了過安檢時必須用手檢代替,每周給自己的機器充電,對邱懷德來說,并沒有其他明顯的不便。現在的他,整體狀態不錯,能跑能跳,就是有時候走路慢一些。
此外,調控設備參數的過程經常有一些癥狀波動,比如動作慢、手抖、肌肉僵硬等,如何保持平衡,減少這些異動癥仍然是需要繼續面對的課題。
如今,從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博士畢業,同時也作為一名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邱懷德告別臨床工作,成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的一名教師。他希望結合自己的抗病經驗,將專業康復知識傳授給更多人。
教學之余,他還會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經歷并進行科普。他鼓勵病友們說,盡管帕金森病無法完全治愈,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良好的心態就讓病情得到控制,每個患者都可能享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和帕金森病相處,狀態好的時候覺得自己可以征服世界,狀態不好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會跌落谷底……要堅定地往前走,尤其是在處于波谷的時候,也一定要堅信這一關終會過去。”
新聞多一點
不只是老年人,帕金森病是全年齡段都可能發病的疾病。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率僅26%,許多患者因此錯過最佳干預治療時機。及時識別帕金森病癥狀,是早期診斷的關鍵和基礎,可避免延誤治療。有這8種癥狀需警惕帕金森病↓↓↓轉存,了解。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責任編輯:標簽:
“要讓自己堅定地往前走,必須有一點信心。”最近,一位年輕小伙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抗病經歷,感動...
1996年長沙走馬樓出土了十余萬枚簡牘片片簡牘勾勒出彼時吳國人的生活圖景三個看點帶你認識三國吳簡“三...
“帶押過戶”模式逐步推出,便于銀行更好提供安居金融服務,幫助購房者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簡化二手房...
本期債券擬發行總額為人民幣20億元,債券品種為私募,項目更新至“已反饋”。
學習現場。人民網記者張杰攝當地時間2月27日,雅萬高鐵首批運維人員培訓班在印尼東爪哇省茉莉芬市的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