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廣西桂林:調研婚戀需求 精準服務青年

      2023-04-17 07:57:27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片)

      桂林單身青年脫單難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交際圈子小”(28.3%),“沒遇到合適”(20.6%)、“工作忙”(18.9%)也是獲選較多的選項;在青年最喜愛的交友聯誼形式中,徒步郊游(22.9%)、團建拓展(18.6%)、“美食制作”(12.4%)位居前列。這是前不久,共青團桂林市委開展《“聚愛桂林”青年交友聯誼需求調研》中的一組發現。

      為更好地發揮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的職能,有效服務廣大青年婚戀交友的現實需求,團桂林市委通過線上問卷的方式,了解廣大青年婚戀交友方面的困惑和難題,為活動策劃開展提供依據和參考。此次調研共回收有效樣本近500個,調研對象中,25歲至35歲單身青年占一半以上。團桂林市委還將調研中收集的青年信息,納入單身青年信息數據庫,根據行業、年齡、愛好等歸類,為單身青年提供更加精準的婚戀交友服務。

      “通過網上問卷和活動回訪,我們發現其實一場活動沒有必要追求活動當天的‘牽手成功’,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人走出家門,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團桂林市委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主任蔣磊說。通過上網搜索其他城市的成功做法,研究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團桂林市委嘗試將深受年輕人喜歡的飛盤、桌游等具備社交屬性的游戲融入活動中,并在每次活動中穿插“婚戀課堂”,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擇偶觀。

      團桂林市委副書記蔣楊樺表示,調查中很多年輕人希望每次交友活動的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團桂林市委對活動規模和頻次也進行了改進,將原來的“規模大、次數少”調整為“小場次、多頻次”,做到每月活動不間斷,每次活動主題形式有創新。“年輕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沒有傳統相親的問答模式、沒有冷場的尷尬,從而更能吸引他們積極參加。”

      “非常喜愛這種活動形式,少了傳統相親固定模式的尷尬,多了廣交朋友的快樂,參加團市委組織的飛盤聯誼賽等活動,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桂林某小學語文教師唐曉玲說。

      經費緊張是長期困擾基層團組織開展活動的因素之一。如何讓有效的資金產生更大的效用,是每一個團干必須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的問題。團桂林市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與景區、書店、餐飲店、樓盤等合作,共同策劃組織活動,為單身青年爭取各類福利,進一步豐富“聚愛桂林”品牌內容,進一步提升服務針對性和實效性。

      為擴大這一活動在青年中的影響,團桂林市委著力打造“聚愛桂林”聯誼品牌,通過統一標識、統一口號、統一宣傳,使其成為全市廣大青年展示風采、交流交友的重要平臺。據統計,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團桂林市委共開展“聚愛桂林”青年交友聯誼活動20余場,吸引2100余名青年參與。

      團桂林市委書記文昕表示,下一步,團桂林市委將積極圍繞“青年發展型城市”這一主線,多方發力、聚合資源,以務實的工作不斷拉近團青距離,服務青年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通訊員 喻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