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他為什么離開體制去做水電工

      2023-04-25 09:52:03來源:中國青年報

      起初,沒人能理解趙曉光的選擇——他大學畢業就因成績優異被特招進家鄉縣里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8年后辭職,當了一名水電工人。


      (資料圖片)

      2009年剛進事業單位的時候,趙曉光“特別自信”,因為是特招的緣故,他的薪酬比普通同事高,一個月加上補助有近1500元。家里人都以他為榮,左鄰右舍談起老趙家的兒子也都贊不絕口。

      可是“風光”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就發了愁。縣城里一眼能望到頭的生活,加上在單位常有應酬,出差也多,他和家里人沒少鬧矛盾。“就是天天坐在電腦前看圖紙”,他說,自己剛工作時體重只有125斤,等到2017年他離開單位時,這個數字已漲到了195。

      令他擔憂的是工資單上長期不變的收入,讓他在不少場合都體會到了囊中羞澀的苦惱——“我有可能支付不起父母的醫藥費,也沒辦法給妻子、孩子更好的生活”。

      趙曉光說,就是看不見希望。他剛入職時,單位40多歲的同事月工資也才4000多元,他預估了一下,即使自己在單位干到退休,收入也不會有太大的漲幅。“事業單位就是這樣,穩定但收入確實不高。”

      這樣的壓力在2015年達到了頂峰,那年他結了婚,但在老家仍無房無車,他開始萌生換份工作的想法。

      當時,趙曉光的表哥在北京開了家裝修設計公司。兩人年齡相近,從小關系就好,表哥想讓他來北京跟著自己干。他和表哥詳談了幾次,了解到表哥月收入有兩萬多元時,他被狠狠地觸動了。

      他決定跟著表哥到北京闖蕩。父母和妻子一開始都反對,但一談到收入也十分無奈,最后只能任由趙曉光自己選擇。

      北漂伊始還比較順利,北京裝修市場大,那幾年新開的樓盤多,趙曉光做設計工作,一個月收入就有8000元左右。嘗到了甜頭,他愈發相信自己的選擇沒錯。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新開樓盤的減少、小裝修公司漸多,他的工作也陷入了困境。

      趙曉光想學一門手藝。因為表哥是做水電的,他覺得相比其他工種,水電的施工環境更干凈些,也就選擇了當水電工。

      真正當了工人,趙曉光才體會到工人的不容易。成天穿梭在灰塵漫天的工地上,又苦又累。工友們聽說身邊有個大學生,以前還在事業單位上班,都很驚訝,不少人開起了他的玩笑,“屈才了”,他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終歸面子沒有里子重要,只要能保障好老婆孩子的生活。”他想。

      可是,困難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一開始,趙曉光的手藝并不成熟,跟著表哥做學徒,仍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又好面子,不愿意多問,只能自己不斷琢磨,結果做工時總是出錯,“很沮喪”。

      裝修這一行跟著活兒跑,活兒越多,收入越多。初來北京時,趙曉光人生地不熟,除了表哥給他介紹一些活兒之外,他再沒有別的渠道,常常滿北京跑了數天,卻接不到一個訂單。他說:“當時經常懷疑自己能不能做下去,也后悔,但開弓沒有回頭箭。”

      現在回憶起那段日子,趙曉光沒覺得苦。當時,他會每個月給家里寄錢,為了讓家人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會把收入的絕大部分寄回去,只給自己留下一些基本生活費。“很累,但賺錢總得‘熬’。”

      離開事業單位那一年,他就在老家買了車,買了房,要了二孩。

      后來,隨著手藝日趨成熟,他也開始帶年輕徒弟,很多徒弟堅持不了多久就走了。他說,一些年輕人覺得干裝修臟、累,當學徒的時候收入比較少,就感覺沒有希望,沒有動力再堅持下去。最關鍵的是,覺得沒面子。

      他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眼光比較高。趙曉光和很多年輕學徒聊過,大都覺得做裝修工人不體面,他有時候很生氣,也會開導他們,“家里老婆孩子、房貸全靠你,你沒有錢光有面子,銀行能給你免息嗎?”

      如今,趙曉光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后悔從體制內出來,每次回家看到家人對生活的滿意,他感覺,“干水電工也很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