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北京擬規定:不得在地下二層及以下開展青少年體育培訓_看熱訊

      2023-05-10 19:43:49來源:北京青年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在其官網發布了由北京市體育局組織制定的地方標準《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征求意見稿。規范中擬規定培訓機構中專職教學人員數不應少于教學人員總數的25%,室內培訓不應使用居民住宅作為培訓場所,不得在地下二層及以下開展體育培訓活動等。據悉,該標準為首次制定,實施后將為北京市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助力。

      專職教學人員數不應少于教學人員總數的25%

      規范中所提到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以下簡稱“培訓機構”)是指以傳授和提升某種體育技能為目的,面向3-18歲兒童青少年開展的課外體育指導、培養和訓練活動的機構。從業人員應由四部分組成,即: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安全員。規范要求,培訓機構中應配備不少于 1 名專(兼)職安全員,應掌握治安、消防等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熟練使用通信、治安和消防器材,應根據自身規模配備不少于 1 名經過培訓并獲得急救資質的從業人員。培訓機構應根據所開設培訓項目及規模,配備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專兼職教學隊伍。教學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宜不小于50%且專職教學人員數不應少于教學人員總數的25%;教學人員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等以上職業教育學歷,并具有培訓項目相關資質證明;開展高危體育項目的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教學人員應具備國家規定的職業資格;校外培訓機構聘任外籍教師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不得在地下二層及以下開展體育培訓活動

      規范要求,室內培訓不應使用居民住宅作為培訓場所。利用改建或改用的地下空間從事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經營活動的機構,應符合地下空間使用的相關規定,不得在地下二層及以下開展體育培訓活動。教學場地建設應符合培訓體育項目的場地標準,棋牌類體育項目每班次培訓的人均培訓面積不小于3㎡,其他體育項目每班次培訓的人均培訓面積不小于5㎡。

      學員上課期間應配備個體防護裝備

      培訓機構的安全至關重要。規范要求,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場所應符合建筑、消防、安全、衛生、環保、抗震等安全標準要求,并制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應每年組織或參與安全演練不少于一次;各類安全制度、安全注意事項和特殊要求張貼在醒目位置,且設置安全標志;室內場地應設有體育培訓主體平面示意圖及疏散通道指示圖,且懸掛在醒目位置,并確保安全

      疏散通道暢通;針對不同的培訓項目,培訓場所應在醒目位置粘貼相關安全提示標識;學員上課期間,應配備與培訓項目相對應的個體防護裝備;學員信息不應外泄;家長應經過服務人員的允許,按照場地管理制度要求,方可進入培訓場地;學員宜有家長陪同進出培訓機構。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