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青平:書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文章” 環球微頭條

      2023-05-10 20:02:57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中新天津生態城的華麗蛻變,從三分之一是污水庫、三分之一是廢棄鹽田、三分之一是荒地到滿目蒼翠、樓宇林立、產業興旺、百姓安居,生態城在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交出了優異答卷。當前,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只有統籌協調生產、生活、生態,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美麗中國的愿景和人類共同的夢想。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人民群眾享有幸福美好生活的必需品。10年來,中新天津生態城從31.23平方公里的鹽堿荒灘上起步,“種”出了一座綠色新城,居民發展到13萬人,綠色建筑比例達100%,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拔節生長,當地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環境保護帶來的新變化。我們要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造福子孫后代的民生工程,不搞“大開發”、狠抓“大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讓綠色成為幸福的底色和發展的成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應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中新天津生態城被評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年均接待游客超過700萬人,“美麗資源”正在變成“美麗經濟”。我們要堅持“兩手抓、雙促進”,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根本前提,向綠色轉型要出路、要動力,找準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點,采取“綠色+”的方式,加快推動消費、生產、流通、金融等領域轉型升級,實現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需要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綠色發展涉及生產生活、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龐大的系統任務,不是一個部門、一類群體的“一家事”,需要各方協力、同題共答。要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實際成效,作為考核評價、獎懲任用的重要依據,著力解決績效評價不全面、措施落實不到位、責任追究不嚴格等問題。要加強宣傳引導,采取“接地氣、起實效”的方式,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和企業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切實營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