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每年節約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網投產-世界微速訊

      2023-05-20 18:41:04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胤衡)中國海油今天發布消息,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正式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海油觀瀾號遠景圖。

      這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風電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海上油氣開發進軍“綠電時代”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

      “海油觀瀾號”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若按照一戶家庭10千瓦時/天的用電量計算,約可滿足220萬個普通家庭一天的用電量。這些電力將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

      “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該平臺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萬噸,通過九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一條5公里長的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

      文昌13-2油田動力、電氣人員協助“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運維人員進行投產前的動態監測工作。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文昌13-2油田總監唐新國介紹,“海油觀瀾號”是中國第一個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浮式風電平臺。

      “海油觀瀾號”應用了風機與浮式基礎的一體化設計和迭代技術,能夠確保“海油觀瀾號”在超17級的最強臺風下安全穩定運行。

      文昌油田群還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這是中海油打造海上綠色低碳新型電力系統的嘗試。

      文昌油田群位于海南文昌海域,主要負責文昌海域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以及生產業務,目前是中國南海西部第二大的油氣生產基地。該油田群共有三座中心平臺,主要負責油氣的初步處理;擁有十座井口平臺,主要負責油氣的開采;還有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船,即FPSO。

      未來,中國將有更多海上油氣平臺和島嶼的生產用電需求,均可通過以海上風光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

      中海油執行副總裁兼新能源部總經理楊云表示,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的實施,推動中國深遠海浮式風電在核心技術、大型海上安裝裝備以及產業鏈資源整合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