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17:58:11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從全球范圍來看,新冠疫情的挑戰暴露了公共衛生體系的短板。”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今天在2023中關村論壇一場平行論壇中表示,面對全球大流行病等給公共衛生帶來的持續挑戰,構建有韌性的公共衛生體系,培養復合型人才亟須提上日程。
這場平行論壇關注全球大流行病的應對與國際合作。在梁萬年看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公共衛生界需要重新思考這個學科的內涵。
梁萬年說,傳統公共衛生教育采用以生物醫學為基礎的模式,此外,從師資隊伍到科研方向均來自醫學門類,但在實踐中,做出一項與公共衛生相關的決策,還要從法律、經濟等角度進行考量。
“建設公共衛生與健康交叉學位,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是學科發展的趨勢。”梁萬年說。
5月26日,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在2023中關村論壇“全球大流行病的應對和國際合作”平行論壇上發表演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如何變革人才培養范式?梁萬年認為,首先應當跨越學科發展邊界,推進公共衛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這不僅是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的突破口,也是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頂尖創新人才的重要路徑。”
在他看來,必須要創新建設交叉學科課程體系,構建公共衛生健康人才培養新方式。例如,每位學生將由不同專業老師組成的交叉學科導師小組共同指導。
同時,公共衛生更強調健康因素的多元性、健康促進的社會性和健康服務的社區性。梁萬年說,要推動人才培養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轉變,進一步促進形成以人為本的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參與性的健康服務體系。
梁萬年建議,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要到社區去,到基層去,到疾病發生的現場去,圍繞現場的場景進行相應的培訓。
在實踐中,公共衛生人要做出疫情態勢分析、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建議,同時做好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效果評價,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咨詢。在梁萬年看來,要通過交叉復合型人才的訓練,培養出具有“一錘定音”決策能力的公共衛生人才。
“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最關鍵的是思維訓練。”梁萬年表示,要從傳統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中以疾病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轉為以健康為中心,要以更廣闊的視野來考慮這種思維的“社會性、經濟性、韌性和可持續性”,做到行業融合,知識共享,健康共促。
責任編輯:標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寧)“從全球范圍來看,新冠疫情的挑戰暴露了公共...
策劃:卓越、王曚、廖清、張鵬、沙琳、劉子暢統籌:焦旭鋒、張書旗、喬煜城、張偉豪終審:馮璇、安濤編輯:
5月25日是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心理健康對每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告,該院審理報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上訴一案,
三方將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開放共享、融合創新、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為原則,采用需方自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