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7 06:57:39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手機解鎖,刷臉支付,現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您聽說過“蟲臉識別”嗎?在安徽有這樣一群年輕的博士,他們拿著“自拍桿”,在田間地頭給蟲子們拍“寫真”,進行“蟲臉識別”。這到底是一項什么技術,對于農業生產,又有哪些幫助呢?
一根長長的“自拍桿”探入麥叢中,或深或淺,動作迅速,像“掃雷”一樣。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博士杜健銘,正和同事在麥地里忙著給麥上的害蟲們拍照片。
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博士 杜健銘:一般蚜蟲的聚集都是在這個位置有一片聚集,現在看起來還挺不錯的,然后你看整個桿子,我們伸下去的話,這么掃過來也沒有害蟲,小麥根下面好像也沒有,整個莖稈下面都蠻干凈的。
“自拍桿”如何實現“蟲臉識別”呢?杜健銘手持的“自拍桿”,配有高清攝像頭和智能終端,只需將設備探頭伸進麥田,輕輕點擊手機的拍攝按鈕,就完成了圖片采集。
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博士 杜健銘:手機的作用不只是用來收照片,同時還可以把我們隨時隨地拍出來的照片上傳到服務器進行儲存。
在專用的手機軟件上,杜健銘拍攝的蟲子,都被智能系統自動打上了框。同時,系統會在后臺分析出害蟲的種類、數量,以及蟲害發生等級。這些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巨大,為了從“蟲口奪糧”,需要定期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監測。但傳統的計算辦法是一只只地數,費時費力不說,也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
如何把人工智能和農業相結合,讓農業更智慧?是杜健銘和他的科研團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不過,蟲臉識別可不同于人臉識別。有些害蟲的相似度極高,用普通的人工智能技術,難以區別分類。
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博士 杜健銘:蟲子一般來說都很小,我們真正做的事情,不止識別它是不是蚜蟲,同時還要知道,這些蚜蟲到底有多少只。為了我們之后去判定這一片田中平均的蟲害和病害發生的數量,用來評估這邊發病的受災等級。整體來說,是要比人臉識別張三還是李四要難上一個等級的。
為了逐步突破“蟲臉識別”的難點,杜健銘和團隊幾乎走遍了省內各個縣市,對田間害蟲進行數據采集,不斷積累樣本,優化數據庫。目前,“蟲臉”數據庫已收集包括700多萬張圖片,500多種病蟲害“相貌”,覆蓋小麥、水稻、油菜等29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識別準確度在80%以上。巨大的數據庫,讓害蟲無處遁形。
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高級實驗師 胡海瀛:我們這里面有各種害蟲,包括一些常見的和不常見的,也可以給專家提供一些輔助。以及給他一個參考建議,就是如何去防治,用什么樣的藥或者是什么復合肥等等,從生產到最后收獲一系列的管理。
責任編輯:標簽:
手機解鎖,刷臉支付,現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您聽說過“蟲臉識別”嗎?在安徽有這樣...
5月26日,正在南非德班進行的2023年世乒賽結束了兩場男單1 4決賽爭奪,中國隊梁靖崑以4:2擊敗日本隊頭號男
經濟持續復蘇疊加氣溫攀升,多地發用電量快速上漲,面臨用電高峰挑戰。在此形勢下,多地多部門近日出臺相關
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這些詞匯對于減肥減脂人群并不陌生。不知何時起,越來越多標榜健康的食品加...
新修訂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