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北京優化災害恢復重建實施審批程序 為受災群眾重建家園提供政策保障

      2023-08-12 07:09:01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張月朦)為保障受災群眾重建家園,8月11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關于優化北京市自然災害恢復重建相關房建類項目實施和審批辦理程序的意見(試行)》。《意見》科學合理優化簡化臨時避險安置住房、村民安置住房建設、房建類公共服務設施等三類房建類項目的辦理程序,為受災群眾盡快重建家園提供政策保障。

      《意見》堅持人民至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恢復重建的基本出發點,聚焦受災群眾住房和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統籌考慮恢復重建工作特殊需要,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科學合理優化簡化辦理程序。適用范圍包括門頭溝區、房山區全域及昌平區流村鎮受到自然災害損毀、納入恢復重建清單的相關房建類項目。其他各區(區域)符合上述條件的相關房建類項目可參照執行。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意見》將災后重建房建類項目分為三類。一是規范臨時避險安置住房審批,明確選址后先行用地,同步并聯辦理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開展施工圖設計審查,支持項目立即實施;臨時避險結束后恢復用地原狀并交還所有者,不再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實質性簡化手續辦理。二是推動村民安置住房建設,允許涉及上位規劃動態維護、戰略留白用地置換等規劃銜接工作與實施審批手續同步辦理,項目竣工驗收前按程序完成,大幅壓縮審批時間約半年;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允許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六個月內申請補辦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三是優化房建類公共服務設施重建程序,嚴格實施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方案的,經校核符合現行規范標準,不再辦理規劃審批手續;按原規劃指標優化方案的,參照告知承諾制直接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加快恢復公共服務設施民生保障功能。

      《意見》印發實施后將盡快形成一批案例,示范帶動受災地區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保障北京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