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12:50:34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郭可欣)在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數字鄉村平臺搭建試點社區——五虎莊社區,數字技術正改變著居民們的生活。
“我們有一個‘數字鄉村管理平臺’,上面設置了‘一鍵報事’功能。比如說,居民在社區散步,看見哪個垃圾桶滿了,只需要拍張照片上傳到平臺,就會有工作人員前去處理,方便又快捷。”4月11日上午,五虎莊社區的工作人員魏斌對“鄉村振興看德州”主流媒體德州行采訪團的記者們介紹。
【資料圖】
“五虎莊社區是一個開放型社區,日常人流量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大小路口都安裝了監控攝像頭,攝像頭發現可疑人員就會自動預警。”在展示平臺的后臺運行機制過程中,魏斌介紹,這些攝像頭還具備自動巡邏的功能,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監控。“像是如果有著火的地方,它發現煙霧,就能自動報警。”
近年來,圍繞“數字鄉村”的建設目標,義渡口鎮逐步搭建起“1個平臺支撐,9項智慧應用,4項特色應用,N 種智能硬件”的“1+9+4+N”架構。即1個數字鄉村大數據支撐平臺,9個涵蓋數字鄉村治理、農村電商、電子黨務、電子政務、鄉村服務、鄉村經濟、人才培育、數字農業及數據融通共享等模塊的智慧化應用,4種包括本地應用、政府應用、信息化應用、生態應用在內的特色應用對接,N種包括社區出入口的人車道閘、社區內的報警設備、大喇叭、各類視頻監控等智能硬件對接。
這一架構的搭建和應用,不僅解決了民生訴求,還為社區治理增添了“智慧大腦”。居民隨時可以通過手機“一鍵”上傳生活訴求,平臺也會將國家政策、政務公開、村務通知、惠民福利、科普知識等信息及時傳送到居民身邊。
“數字鄉村管理平臺”。大眾網供圖
除此之外,義渡口鎮以數字鄉村試點為契機,將“數字化”嵌入鄉村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宜居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五虎莊社區向南大約2公里處,75座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向遠處綿延,棚內翠綠的豆角苗蓬勃生長,生機盎然。這里是陵城區數字農業產業園。
有賴于水肥一體化、溫室傳感器等智能配套設施的應用,產業園的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測基地作物種植的環境,通過后臺決策,遠程控制水泵、閥門,檢測水量、水質,實現智能化、定時定量的灌溉與施肥。
“園區以市場為導向,采用訂單生產模式,以銷定產。種植的西紅柿、西葫蘆等有機蔬菜銷往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數字農業產業園辦公室主任邢玉龍介紹。
“這種‘訂單式’農業生產能夠帶動周邊村集體的經濟發展,增加居民們的收入。”邢玉龍介紹,目前產業園已與北京、深圳兩地的有機蔬菜銷售渠道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優質有機蔬菜1400噸,年供蔬菜種苗1000萬株,將直接輻射帶動周邊生產基地2000畝,吸納至少150名附近村民直接就業。同時,還可以帶動周圍甚至陵城區的蔬菜種植戶,按照園區的標準化模式,統一訂單種植,形成產業鏈條,極大地提高社區農戶的收入。
責任編輯:標簽:
在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數字鄉村平臺搭建試點社區——五虎莊社區,數字技術正改變著居民們的生活。
“我們周一學樂器,周二練書法,周三跟著老師了解齊河非遺。每天在這里唱唱曲、寫寫字。”68歲的陳東美...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江蘇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音樂人在大陸的發展以及兩岸規模化音樂交流,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
“五一”勞動節放假時間為4月29日至5月3日,根據目前火車票預售期,本周六開售“五一”假期首日,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