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環球播資訊】渝昆高鐵建設提速 西南地區高鐵飛馳將成現實

      2023-04-13 06:50:29來源:中國青年報

      隨著周家村特大橋首榀移動模架現澆梁橋梁完成澆筑,渝昆高鐵的建設開始提速。圖為建設者們在周家村特大橋上進行鋼筋綁扎作業。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自古以來,西南地區山脈連綿,交通基礎設施相較落后。更重要的是,自四川盆地爬升至云貴高原,地形起伏巨大,地質構造復雜。其中河谷深切,巖溶發育,生態脆弱,工程條件極為艱難。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交通建設技術的積累,“西南地區高鐵飛馳”正在從愿景逐漸落地,成為現實。近日,隨著最后一泵混凝土的注入,經過近10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周家村特大橋,即渝昆高鐵云貴段第一榀移動模架現澆梁橋梁順利完成澆筑,其施工也正式拉開帷幕。


      (相關資料圖)

      周家村特大橋現場經理劉剛向記者介紹,周家村特大橋位于渝昆高鐵大寶山隧道和寶云隧道之間,全橋長1156.09米,共35孔,每孔長32.6米,最長樁基59.5米,最高墩柱20米,梁體采用上承式雙導梁移動模架現澆。

      “這項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劉剛直言,本次移動模架現澆梁是一次澆筑成形,為單箱單室結構,澆筑長度為32.6米,橋面板寬12.6米,中心截面梁高3.035米,澆筑混凝土310立方米,總重量達744噸。

      針對這一情況,此次施工采用了上行式移動模架,較傳統的下行式移動模架機械化程度更高,既可實現箱梁內、外模板的整體滑移精準定位,也可實現連續循環作業,滿足技術、經濟、結構和運行穩定性、施工方便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同時,單孔施工周期快,安全質量可控,節省勞動力,勞動強度低,不受橋下場地限制,大大減少了對土地的占用以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于保護當地環境、發展綠色基建有著重要的意義。”劉剛補充說。

      記者了解到,為貫徹落實渝昆高鐵“首件先行、樣板引路、一次成優、全線創優”的質量目標,確保首榀現澆梁順利澆筑,中鐵十八局渝昆高鐵云貴段站前五標項目部高度重視,技術管理團隊從移動模架設計加工到現場拼裝和荷載預壓,從技術方案到資源配置,從人員培訓、技術交底到現場安全質量卡控等各環節都精心組織,全力備戰。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技術管理團隊積極協調設計、監理單位人員現場指導,對參與移動模架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安全質量技術交底培訓,為移動模架施工提供了嚴謹細致的技術保證,確保了渝昆高鐵周家村特大橋首跨移動模架現澆梁成功澆筑。

      記者了解到,渝昆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699公里,其中云南段全長388.6公里,是云南省內首條開行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的高速鐵路,區段內共有隧道53座,橋隧比高達87.4%。

      “道路通,經濟興。產業發展、民生保障有賴于物流大循環,更離不開交通大動脈。”獨立分析師徐宏表示,渝西南、川南、滇東北等地尚處于“高鐵盲區”,成渝高鐵、成昆高鐵、渝黔高鐵等線路相繼貫通,渝昆高鐵或將與前述線路構成網狀,加大云南和周邊省份高鐵密度。

      劉剛表示,渝昆高鐵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滇中城市群之間的聯系。屆時,云南省內鹽津、彝良、昭陽、會澤、尋甸等區縣可通過渝昆高鐵直達昆明市區和昆明長水機場,極大地改善沿線群眾出行條件,促進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