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缺鐵是因為營養不良嗎

      2023-04-21 18:48:21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缺鐵性貧血是血液科門診患者數量第一的病種。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包括月經增多的年輕女性、通過控制飲食減肥的人群、每天喝濃茶或咖啡的人群、做過減重手術的人群以及做過胃腸道腫瘤手術的人群等。”中日友好醫院血液科主任李振玲說。

      很多病人會有這樣的想法:缺鐵是因為營養不良,通過改善飲食是不是就可以改變缺鐵的狀況?

      李振玲告訴記者,對于那些因為控制飲食而貧血的病人,恢復正常飲食一段時間后,貧血的情況可能會有改善。但對于大多數貧血階段病人來說,由于體內鐵儲存已明顯減少,因而需要藥物治療。

      李振玲介紹,藥物有兩種劑型,一種是口服鐵劑,另一種是靜脈輸液。沒有做過胃腸道手術,服用鐵劑后也沒有腹痛、腹瀉等不耐受情況的病人,可以服用口服鐵劑。口服鐵劑的優勢是使用方便,不用去醫院輸液,但缺點是吸收率相對較低,大概只能吸收10%,因此療程會較長,一般需要3~6個月才能補足已經缺失的鐵。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在服用鐵劑一個月后,發現血常規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指數正常了,于是自行停了藥。這是很多病人經常犯的錯誤。因此此時雖然血常規指數恢復正常,但體內的儲存鐵,比如血清鐵蛋白,仍然不達標,不宜停藥。服用口服鐵劑3~6個月,要復查血清鐵蛋白,看儲存鐵是否已經達標,一般需要達到50ng/ml。

      如果病人口服鐵劑不耐受,比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現象,或者做胃腸道手術,不能吸收鐵,又或者需要做某個手術而血紅蛋白不達標,需要快速提升血紅蛋白,這時就要選擇靜脈輸入鐵劑。靜脈輸入鐵劑1~2次,每次劑量1000~1500毫克,就能把缺失的鐵補足。

      李振玲補充說,有些病人在補充鐵劑后,鐵劑充足,但病因沒有祛除,比如月經過量、節食減肥,那么在儲存的鐵消耗后還會再次發生貧血。

      李振玲叮囑,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病人要遵醫囑,完成治療療程,還要定期復查。此外,糾正病因也是缺鐵性貧血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