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沒有“黑眼圈”的大熊貓長啥樣?

      2023-05-28 06:01:36來源:現(xiàn)代快報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拍到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活動畫面 新華社發(fā)

      紅外相機拍到白色大熊貓與野生大熊貓打斗的畫面(4月16日攝)

      白化動物,是自然界中一類奇特而神秘的個體。我國古代史料中,便有對白化鹿、白化熊、白化海龜甚至是白化鳥類的記錄。白化現(xiàn)象可能在多種動物類群中出現(xiàn),連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也不例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色野生大熊貓完整影像首次公開

      幾年前,一只白色大熊貓幼崽的圖片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可惜留下一張照片后便沒了音訊。三年過去了,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臥龍片區(qū)傳來消息,這只白色大熊貓幼崽已在當?shù)乇Wo部門的守護下健康長大。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首度公開這只已經(jīng)成年的白色大熊貓完整的活動影像。

      受到當時監(jiān)測條件的限制,保護區(qū)人員僅僅采集到稍顯模糊的側(cè)面照,和一段身影同樣模糊、一閃而過的臀背部視頻。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副高級工程師譚迎春介紹說:“2019年4月,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到一只白色大熊貓,初步估計年齡大概在2歲到3歲。”

      之后,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針對這只罕見的白色大熊貓,成立專門的課題組并展開專項監(jiān)測。終于一個合適的紅外相機位點,拍攝到這只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的一幀清晰正面全身像。

      巧的是,同樣位點的紅外相機還拍到一只正常毛色大熊貓經(jīng)過的畫面。兩者鮮明對比下,一只宛若P掉了黑眼圈、洗白了黑耳朵,卸掉了經(jīng)典黑白臉譜妝容的大熊貓,除了淡淡的馬甲輪廓外,一時間幾乎認不出它的真實身份。與之前在陜西秦嶺發(fā)現(xiàn)的野生棕色大熊貓相比,這只白色大熊貓的毛色似乎褪變得更為簡潔純粹。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介紹說:“在大熊貓分布的北端的秦嶺地區(qū),存在著另外一種比較罕見的大熊貓色型,是棕白色的色型。臥龍記錄到一只非常罕見的白化大熊貓,可能是由于基因變異。”

      據(jù)專家介紹,根據(jù)以往研究結(jié)果,白化動物往往同時伴隨著一些因基因缺陷導致形態(tài)或生理異常而產(chǎn)生的多種疾病。然而監(jiān)測中的這只白色大熊貓,如今已有五六歲,迄今并未發(fā)現(xiàn)它的行為和生存受到明顯健康問題的困擾。

      受到最初監(jiān)測條件限制,這只白色大熊貓的父母是誰,毛色如何,已無從得知。李晟說:“這只個體目前可能是我們有正式文獻記載以來,第一只野外記錄到的白化大熊貓。它的基因會不會在小的種群里面逐漸傳播開來,能不能一直穩(wěn)定遺傳下去,目前還不太清楚,需要后續(xù)更多的研究來了解。”

      紅外相機拍到白色大熊貓罕見社交影像

      雖然這只罕見的白色大熊貓長相有點兒特別,卻絲毫沒有影響它與伙伴們的交往。

      臥龍保護區(qū)監(jiān)測人員在白色大熊貓經(jīng)常活動的區(qū)域安裝了紅外相機。成年大熊貓通常獨居,在拍到的畫面上,這只白色大熊貓與其他幾只正常色型的野生大熊貓一起,棲居在四川邛崍山脈臥龍保護區(qū)海拔約2600米的山林里。

      一個狹長的樹洞,成為一對大熊貓母子格外青睞的嬉戲場所。母子兩只熊貓不止一次來到這里,輪流在樹洞里攀爬玩耍。附近的白色大熊貓觀察良久,它悄然撥開竹叢,一步步向樹洞靠近。而樹下的熊貓幼崽一直注意著窸窣的竹叢,等看到探出一個白色的腦袋,便毫不猶豫撲了上去。

      夜幕降臨,紅外相機再次拍攝到白色大熊貓來到樹洞旁,日間偶遇的小伙伴已離去,這個樹洞成了它的專屬游樂場。在另外一些畫面中,拍攝到白色大熊貓與小伙伴毫無障礙,親昵交流的畫面。

      李晟說:“目前看起來,這只個體在種群里,在這個自然環(huán)境里,很好地生存了下來。”

      從目前研究結(jié)果來看,監(jiān)測人員判斷這只白色大熊貓已進入性成熟階段,有著正常的求偶表現(xiàn)。保護區(qū)工作人員正嘗試收集它的DNA樣本,以便獲取更多的生物學信息。

      ■大熊貓的棲息地

      大熊貓

      高山峽谷自由攆筍穿梭

      什么樣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孕育野生大熊貓,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又棲息在什么樣的山林中?一起走進它的棲息地——四川邛崍山脈的臥龍保護區(qū),了解它們的生存狀況。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橫斷山東緣的邛崍山脈,也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地理分界線。高山深切割,峽谷穿急流,是橫斷山及邛崍山脈的寫照。這里的海拔落差可達5000米以上,有著典型的植被垂直分帶特征。野生大熊貓便生活在海拔2000米到3200米左右的中高海拔處。在山野中,它們一洗圓圓墩墩、步履笨拙的傳統(tǒng)形象,變成一個既富耐心又富耐力的攀爬高手。人們想要到達野生大熊貓的棲息地,需要翻越十幾座山梁,徒步將近十個小時。

      人類足力如此艱難的地方,野生大熊貓卻輕松往來,自由上下。如果它們愿意,還可以登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體驗冰雪的清寒,也可以降臨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峽谷,感受夏日的溫潤和嫩竹筍的清香。

      珍禽異獸

      在這里繽紛云集

      為了不驚擾到大熊貓,在距離白色大熊貓活動區(qū)域約2公里的區(qū)域,科考隊伍就此止步。在監(jiān)測人員展示的布設(shè)在大熊貓活動區(qū)域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畫面中,只見大熊貓的家園內(nèi)群鳥紛飛,眾獸云集,熱鬧非凡。名字中同樣帶“熊”的鄰居就有好幾位:肥軟萌可愛的中華小熊貓、充滿溫情的亞洲黑熊一家……滿地打滾的豬獾,比起名字里同帶“豬”的野豬,顯然俊俏了不少。

      頂著兩只粗重大角的是攀巖高手巖羊,水鹿們雙角清奇,不愛攀巖登峰,只喜歡在清涼的山溪中沐浴;在母親帶領(lǐng)下的中華斑羚則大膽了許多;長相幽默的中華扭角羚,實際上身負蠻力而性情暴躁;而毛色靚麗的川金絲猴性情十分溫順。羽毛艷麗的紅腹角雉、被稱為“小鳳凰”的紅腹錦雞、仙風道骨的綠尾虹雉、睥睨眾生的金雕,繽紛展示著鳥類們的風采。據(jù)央視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