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專家建議青少年模式的短視頻內容要兼具趣味性科學性|環球滾動

      2023-05-30 16:50:52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溫維娜)在由中國青年報社舉辦的“探索短視頻助力青少年發展研討會”上,清華大學法學院助理研究員、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長助理劉云建議,要豐富青少年模式下短視頻內容推送。

      清華大學法學院助理研究員、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長助理劉云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梅從政/攝

      在劉云看來,網絡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未成年沉迷不作為法律責任看待,但是可以從技術入手,規范青少年獲取的短視頻內容。

      同時,劉云肯定了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通過“青少年模式”以及彈窗提醒的方式規范了青少年的上網行為,但他認為“青少年模式”易破解等隱形問題還需完善。他建議,短視頻平臺的“青少年模式”還需繼續完善,一是要突破技術難關,打造更堅硬的技術盾牌,通過高科技手段幫助家長去約束未成年人的視頻平臺使用行為;二是要豐富青少年模式下短視頻內容推送,短視頻平臺應設置激勵創作者內容生產機制,讓兼具趣味性和科學性的短視頻內容百花齊放;三是設置短視頻內容的標簽分類,創作者在發布內容時根據短視頻內容選擇合適的標簽,以便第三方平臺甄別內容是否適合向未成年人投放。

      除此以外,劉云還關注到了未成年人直播打賞與兒童信息保護等問題。劉云表示,雖然民法典已經對未成年打賞行為做了規范,但在界定是否是未成年人實施打賞行為上仍有漏洞,對此,他呼吁關注短視頻平臺未成年人身份界定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劉云期待,未來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出臺,更好地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

      據了解,為了給青少年提供更多優質網絡內容,守護好下一代的好奇心,抖音聯合科普中國、中科院之聲、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技館、中科院物理所等五家機構發起“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短視頻平臺的積極行動,也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營造線上線下并舉的青少年成長空間。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