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迄今全球最大的飛艇:“探路者1”號最高飛行時速可達120公里|環球快看點

      2023-06-05 09:01:34來源:科技日報

      “輕于空氣”研究公司工作人員在加州莫菲特機場的機庫內操縱長122米的“探路者1”號飛艇試飛。

      圖片來源:《光譜》雜志網站

      【科技創新世界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 劉 霞

      20世紀30年代,研制“興登堡”號飛艇的德國公司聲稱徹底改變客運飛行的現狀,但1937年,“興登堡”號飛艇在美國新澤西州發生災難性事故,造成36人死亡,巨型飛艇時代戛然而止,該行業很多人的雄心壯志也隨著爆炸聲灰飛煙滅。

      現在,該領域可能要翻開新的篇章:美國“輕于空氣”研究公司制造了一艘硬式飛艇“探路者1”號,其長度達122米,是迄今全球最大的飛艇,目前已經在有頂蓋的機庫中完成首次試飛。

      2015年創辦了“輕于空氣”研究公司的艾倫·韋斯頓稱,雖然飛艇不可能像飛機那樣“遍地開花”,但其仍然可以在救災和運輸等領域大顯身手。而且,除美國外,其他國家也對新型飛艇展開了研究。

      新興技術加持

      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探路者1”號承載著比廣告和觀光更宏大的夢想,“輕于空氣”研究公司希望通過零碳排放重塑21世紀飛艇的面目。

      “興登堡”號長245米,“探路者1”號的長度僅為其一半。但“探路者1”號與“興登堡”號這類早期巨型飛艇的區別在于:過去飛艇圍繞鉚接鋁梁建造而成,這提供了當時最高的強度重量比,但“探路者1”號使用連接到鈦輪轂的碳纖維管,因此,“探路者1”號的主要結構將比傳統飛艇更堅固且更輕盈。

      “探路者1”號的外殼也有創新。“興登堡”號的外殼是涂漆織物,而“探路者1”號的外殼則使用由塑料制成的三層防火復合材料。

      韋斯頓此前曾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項目主管,他強調稱,與“興登堡”號的關鍵區別是“探路者1”號完全靠電力飛行,其由安裝在艇身兩側和后部的12臺電力發動機驅動,不過目前電力發動機使用的蓄電池仍由柴油發電機充電,并不太環保,但飛艇將轉用氫燃料電池。“探路者1”號上還安裝了汽車級激光雷達,其提供的數據可助飛艇更好地飛行,并避免在飛行過程中對內部結構施加額外的壓力。

      獨特用武之地

      韋斯頓認為,他們公司的飛艇可以到達基礎設施很少的偏遠地區展開援助,其費用更低,且能降低航空和貨物運輸的碳排放。他解釋稱,救援人員抵達災區后,往往發現基礎設施已經遭到破壞。這意味著,港口、機場和公路可能都無法使用,在這種情況下,飛艇會特別有用。

      除機組人員、壓艙水和燃料外,“探路者1”號大約可運載4噸貨物,其最高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20公里。該公司下一艘飛艇“探路者3”號目前正在美國阿克倫研制,竣工后將長達185米,飛行速度會更快,航程會更遠,載貨量也將擴大,有能力搭載96噸貨物航行16000公里。韋斯頓估計,其公司未來制造的飛艇最多可以運載200噸貨物,運力幾乎是波音737飛機的10倍。

      各國競相研發

      除美國外,其他國家也對新型飛艇展開了研究。英國混合航空飛行器公司研制了一種使用氦氣提供升力的軟式飛艇。這種飛艇長92米,通常飛行300—400公里,最高速度為129公里/小時。該飛艇計劃于2026年投入運營,在短途航線上可搭載100名乘客。

      另外,德國的半硬式飛艇“齊柏林NT”不太為人所知。該型飛艇于上世紀90年代研制,長75米,目前只有少數幾艘充當觀光飛艇和廣告載體。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