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正文

      焦點消息!在動力電池領域鑿一口深井——記我市第三批“首席專家”楊紅新

      2023-05-06 09:03:26來源:常州日報

      □楊成武

      5月4日7點,金壇區蜂巢能源總部,鑫城大道旁的休閑步道上,一對一“晨走會”正在進行。一位是蜂巢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紅新,另一位是研發部門負責人,邊走邊聊,約摸一個小時后,到點上班,開始一天的工作。

      時間就是效率。在楊紅新的帶領下,蜂巢能源從默默無聞到橫空出世,再到如今全球獨角獸排名第71位,僅僅用了5年時間,成為新能源之都常州的一張耀眼產業名片。今年,楊紅新獲評常州市第三批“首席專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絕不“走尋常路”

      楊紅新已在汽車行業浸淫20年,起初在長城汽車從事整車認證測試相關工作,2015年起專注于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發及管理。汽車行業出身,使得楊紅新能夠站在更宏觀的視角看待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核心部件。

      在制造工藝方面,采用疊片技術;在正極材料方面,發力無鈷化;在電芯結構方面,以短刀應對傳統尺寸……“初生”的蜂巢能源,在技術和產品路線上,就不走尋常路。“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我們就是要聚焦別人不敢做、還沒有做的品類。”楊紅新說。

      以無鈷為例。2020年5月18日,蜂巢能源無鈷電池亮相,成為全球首家攻克無鈷技術的電池企業。“雖然當時三元已經比較成熟,但我們想做能量密度更高的電芯,同時避免鈷礦價格和產量等不確定性因素。”楊紅新說,動力電池“無鈷化”如今已成行業共識。

      再看方形疊片。當時,鋰離子電池根據封裝方式和外形,分為軟包、圓柱和方形。在制造工藝上,卷繞工藝發展時間相對長,工藝成熟, 疊片工藝體積利用率高,但生產效率較低,設備投入成本高。經過反復對比測試和分析后,蜂巢能源決定放棄圓柱,發力方形硬殼,成為全球第一家將高速疊片技術引入方形硬殼電池的企業。

      “大家都沒做過,技術路線當時也不清晰。”楊紅新用“痛苦”來形容技術路線決策過程。面對新技術、新產品,他和團隊沒有急于求成,而是花費了大量資金和時間去摸索,冷靜地分析和研判,最終“破繭”化蝶、振翅奮飛。

      寧可“研而不用”

      位于金壇經開區的蜂巢能源總部屋頂,“因創新而前進”幾個大字特別顯眼。這是蜂巢能源一直秉持的價值觀。

      “要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唯有不斷研發和創新。”楊紅新說。高速疊片技術2019年問世,速度0.6秒/片;2020年迭代為0.45秒/片;2022年,超高速疊片技術“飛疊”亮相,效率達0.125秒/片……目前,“飛疊”技術仍處于持續優化階段,4.0技術已在研發,制造效率會進一步提升。

      從2020年起,蜂巢能源每年都舉辦“電池日”,楊紅新作為主講人向外集中展示新技術、新成果。果凍電池、蜂云監控平臺、干法涂布、固態電池……“蜂巢能源當前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領域的充分投入,目的就是確保未來幾年仍具備優勢。”楊紅新表示。

      數據顯示,蜂巢能源以329項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2022中國汽車發明專利授權量按創新主體TOP50榜單,在入選的電池企業中排名首位。楊紅新團隊擁有研發人員2360人,外籍或外聘專家超500人,累計申請專利5130項,已授權發明專利512項。

      成果正在顯現。國內首家研發成功20Ah級硫系全固態原型電芯,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量產后可實現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成功發布LCTP3.0——龍鱗甲電池,讓電池安全全面升級,76%系統體積成組率刷新行業紀錄……

      構建產業生態圈

      國家發改委“蜂巢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江蘇省發改委“蜂巢能源年產20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江蘇省工信廳“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項目”……作為多個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的承擔者,蜂巢能源不斷促進相關技術落地轉化。

      在蜂巢能源所在的金壇區,已建立起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芯、電池PACK箱體及配件、BMS(電池管理系統)等動力電池領域完整的產業鏈,鏈上企業超110家,成為全國動力電池產業主要聚集區。從一片荒地到成片廠房,從一期到四期,追加投資、升級設備、擴大產能,蜂巢能源在常州不斷實現項目“裂變”,項目多次刷新審批及建設紀錄。

      新動能不斷孕育。4月9日,位于蜂巢能源總部不遠處的翔蜂新能源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結構完工。該項目是蜂巢能源四期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定位為高標準、智能化、零排放的環保型AI工廠,建設國內領先潔凈廠房,采用世界先進的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自動化率達95%,將成為常州建設新能源之都的重要增長極。

      “堅持融入地方、深耕地方,繼續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引領產業鏈智造模式升級。”楊紅新表示,將充分發揮常州“發儲送用”產業鏈集聚優勢,加快推進各類儲能應用,爭創國家級戰略性新能源產業集群。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