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08:41:1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相關資料圖)
A股上市銀行年報披露告一段落,普遍交出了優于大市的業績答卷。然而,繁榮之下亦有隱憂,盡管盈利及擴表步伐普遍穩健,但從收入來看,在利率下行引發的息差收窄以及市場波動造成的財富管理業務承壓影響下,多家上市銀行營收出現回撤。
《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保險報》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共有9家上市銀行營收負增長,其中,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營收同比減少15.60%。對此,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在業績說明會上給出正面回應:“民生銀行重視高質量發展,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變。在業務結構上堅決壓降非標投資業務、不合規代銷業務。這必然帶來資產負債的規模以及收入的下降。”
民生銀行營收下降15.60%
過去一年,上市銀行營收增速整體有所放緩。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有可比數據的37家上市銀行營收同比增長0.67%。根據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研報,2020-2021年,上市銀行整體的營收復合增速為6.7%,2022年營收增速明顯低于近年平均水平。其中,2022年四季度的單季度行業整體營收同比下降5.6%,為2009年下半年以來最低水平。
其中,民生銀行營收降幅最大,2022年,該行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24.76億元,同比減少263.28億元,降幅15.60%。分項目來看,民生銀行去年實現利息凈收入1074.63億元,同比減少14.56%;非利息凈收入350.13億元,同比減少18.6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202.74億元,同比減少26.45%。
對此,民生銀行管理層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民生銀行營收下滑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業務結構逐步穩健的同時,資產收益水平有所下降;二是客戶基礎培育初見成效的同時,客戶經營有待深化,還需要著力推進貸款規模的增長;三是多重因素疊加,存款成本同比上升,2022年存款成本率2.29%,同比上升11bp;四是非利息凈收入下降,非利息凈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市場波動影響。
記者注意到,2022年,民生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有所下行,截至去年末,該行生息資產平均余額合計為6.73萬億元,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為3.91%,較2021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導致利息收入同比減少173.62億元,也抵消了日均規模增長的貢獻。
面對資產收益承壓,民生銀行也將優化措施重點指向了資產負債端,提出“優化業務結構,向優質資產要效益——2023年將加大中小企業貸款、小微貸款、按揭貸款及消費貸款的投放力度,提高零售貸款占比,促進貸款收益提升”“降低負債成本,向存貸利差要效益——通過扎實做好基礎服務,不斷豐富完善存款產品,大力推動低成本結算性存款的增長,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同時抓住高成本定期存款到期窗口,在2023年進一步優化新增負債的量價,有效控制和降低負債成本率”“有序化解風險,向資產清收要效益——2023年將繼續做好現金清收,提升清收處置的效率和效益,并在客戶結構改善的基礎上,有效控制和防范重點領域的新增風險,控制信用成本”等。
息差收窄趨勢或延續至一季度
除民生銀行外,部分上市銀行營收也出現負增長。Wind數據顯示,重慶銀行(行情601963,診股)、渝農商行(行情601077,診股)、上海銀行(行情601229,診股)、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華夏銀行(行情600015,診股)、浦發銀行(行情600000,診股)、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診股)2022年營收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7.23%、6.00%、5.54%、2.63%、2.15%、1.24%、0.73%、0.22%。
具體來看,息差與中收承壓是普遍原因。以重慶銀行為例,2022年,該行利息凈收入為108.08億元,較上年減少7.89億元,降幅6.80%。
渝農商行和工商銀行則主要是非息收入貢獻下降。2022年,渝農商行非利息凈收入35.87億元,同比減少10.21億元,降幅22.15%,占營業收入比為12.37%,同比減少2.57個百分點。其中,資金理財手續費收入4.62億元,同比下降11.77億元,主要是整體市場資產收益率下降所致;而工商銀行2022年非利息收入2243.02億元,下降11.0%。
“銀行業收入轉入負增長較為少見,上一次為2016年?!睎|海證券分析師王鴻行表示,由于較大的重定價比例將導致息差較大幅度收窄,預計行業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將延續下行。
據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金融組分析,受去年四季度疫情集中暴發影響,企業開工率不高,居民消費意愿下降,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疊加存款成本較為剛性,凈息差進一步收窄,上市銀行2022年末的凈息差較三季度末下降3bp至2.05%。
息差縮窄的趨勢還將延續至2023年一季度。據中金公司測算,較多的貸款投放之下,預計新發放貸款定價將走低,拖累息差。一季度上市銀行凈息差將環比收窄4bp、同比收窄16bp,疊加12%左右的生息資產規模擴張速度,凈利息收入增速大約在-1%。分類型看,預計大行息差收窄幅度更大,主要由于新發放貸款定價更低、而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空間不大。另外,因2022年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5bp和35bp,預計按揭貸款占比更高的銀行可能一季度重定價壓力更大。至于非息收入方面,受2022年債市大幅波動影響,市場信心仍在修復,非息收入增速可能仍然低迷。考慮到財富管理、信用卡消費熱度仍然較為一般,預計手續費收入增速表現平淡。其他非息收入方面,由于2022年一季度的市場利率趨于下行,銀行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表現較好,而2023年一季度的市場利率溫和上行,相關收入可能亦有拖累。
從最新的一季報來看,部分主打財富管理戰略的上市銀行仍未能扭轉理財及資管業務規模下降的勢頭。
責任編輯:標簽:
A股上市銀行年報披露告一段落,普遍交出了優于大市的業績答卷。然而,繁榮之下亦有隱憂,盡管盈利及擴表步
浦發銀行是業內較早將國債擔保品用于國際業務領域的銀行之一,4月中旬,在中央結算公司的支持下,落地國債
“心相伴,悅成長”是威海市商業銀行始終堅持的服務理念。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全行不斷提升服務標準,...
5月5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
在數據、數字技術和數字平臺驅動下,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上云用數賦智”,產業數字金融打造了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