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10:35:2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資料圖片)
金融機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近年來,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自主可控政策推動下積極進行國產化改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實踐中有哪些難題待解?行業國產化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5月11日,在騰訊金融云國產化戰略峰會上,來自銀行、保險、證券、科技廠商等行業的人士展開了討論。
金融科技自主可控建設提速
近幾年,國產化是一個熱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金融監管也強調在關鍵產品技術上的自主可控。在多方推動下,金融國產化加速前行。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自主創新是金融安全和長遠發展的基石。”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在致辭中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開放騰訊云的產品和技術能力,與行業合作伙伴、客戶攜手,激活數字要素潛能,共同推動金融行業自主創新和穩健發展。”
根據近年來服務金融機構的經驗,中國金電副總經理、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潘潤紅坦言,金融科技自主可控建設在提速。
在本次峰會上,金融機構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在國產化系統改造上的進程和實踐成果。
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云數據庫中心總經理杜志明介紹,招行云包括原生云和金融交易云,這兩朵云是招行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新基建。原生云平臺緊跟先進公有云技術特征,將傳統開放系統能力打造為云服務,支持招行在云時代快速創新;金融交易云平臺用成熟穩定的分布式架構替代傳統主機架構,解決海量交易、數據性能容量及主機不可持續升級等問題。
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證券信息科技部總監李劍戈表示,中信建投證券自2020年開始啟動國產化改造相關工作,逐年擴大改造范圍。到2023年,預計完成50余個系統的國產化改造。中信建投證券充分利用國產化數據庫、大數據平臺、中間件及操作系統,加速推進業務系統全面國產化的進程。
太保壽險科技開發部副總經理楊建良分享了太保壽險國產化歷程:太保壽險核心系統架構,從原先的單體應用架構階段向云原生分布式架構不斷演進。
騰訊云副總裁胡利明表示,證券、基金行業國產化的節奏相對銀行業來說起步要晚一點。銀行從2019年就開始國產化改造,證券、基金行業比較明確提出則是在2022年底。因此,他建議證券和基金行業對于現在的系統如何進行國產化要做好規劃,以及設計好演進路線。
金融核心系統改造步入“深水區”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當前金融核心業務系統改造已步入“深水區”和“攻堅期”。
胡利明介紹,“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核心系統的改造相對較早,但國產化服務器、硬件等方面的改造還在進程中。”
峰會上,騰訊云發布金融國產化戰略,表示將加大在國產化技術方面投入。同時,基于多年在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省農信聯社等20余家金融機構的落地實踐,騰訊云聯合神州信息(行情000555,診股)、長亮科技(行情300348,診股)、中電金信發布的《騰訊云商業銀行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在技術架構設計方面,騰訊金融云調研了多家銀行的分布式核心系統架構,歸納提煉成6個主要設計要點,即數據切分策略、技術架構策略、服務模型策略、業務連續性、研發效能、分布式運維。基于此,騰訊云形成新一代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的整體架構,并推出兩種分布式核心架構技術路線:微服務模式以及單元化架構模式。
《白皮書》指出,技術架構層面,集中式架構是技術上“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銀行核心分布式轉型是敦促銀行一方面從“胖核心”向“瘦核心”轉型,另一方面實現交易“微服務化”、功能模塊獨立化。
金融業為什么要進行核心系統改造?騰訊金融云副總經理趙明明表示,政策因素是一個原因,但是近年來在開放銀行背景下,銀行需要把自己的金融能力集成到不同的場景里和產業鏈里去,同時零售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要求核心系統能迅速應對業務的快速迭代需求。因此,政策因素之外,銀行最后還是需要回歸到核心系統“雙速迭代能力”的建設上,即以穩態和敏態業務為指導設計技術架構,通過穩態服務和可組合敏態服務實現動靜分離部署,核心系統要能夠快速根據業務要求進行服務編排和服務重組實現快速交付。這才是銀行使用分布式技術架構進行核心系統改造最重要的因素。“近年來,金融業國產化從邊緣逐漸走向核心系統。有幾家國有大行在今年會將部分核心系統遷移到分布式技術平臺之上,比如客戶信息等傳統核心業務。”趙明明說。
騰訊金融云副總經理曹駿補充介紹,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因為數據庫比較多,可能就會先從OA辦公這種系統開始去做,而這一類系統進行國產化改造的技術挑戰并不大。目前核心系統的國產化才是“兵家必爭之地”,已經不僅僅是一些周邊系統了。核心系統對銀行而言是“命脈”,不同地方技術架構不同、開發商不同,因此核心系統的國產化會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現在銀行做分布式改造還只是一個開始,就比如銀行數字化轉型,也要使用類似于分布式這類技術。一些稍微領先的區域性銀行在做系統國產化切換的時候,通常可能會一次完成兩個工作,即一方面推動銀行的數字化、提升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在數字化改造的同時實現系統的國產化。”曹駿說。
國產化賽道稟賦各異
國產化賽道上,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2015年開始,各大銀行陸續成立自己的科技公司,他們積極進行技術研發,同時對外輸出技術能力;傳統的金融IT公司,他們積累了一定的銀行資源,也想投身做國產化改造的一部分業務;騰訊這類科技公司亦積極服務金融業,攜手生態賦能金融業國產化改造。在國產化改造過程中,他們之間是否會形成競爭關系?
胡利明表示,這三類主體是國產化的參與者,因為基因不同,優勢和定位不同,所以會有一定的差異。金融機構對金融場景的理解非常深,那么他們在做一些金融場景和在與同業金融機構合作應用的同時,也想把產品對外輸出;也會有部分金融機構選擇跟一些行業的集成商合作,做一些項目集成。
責任編輯:標簽:
金融機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近年來,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自主
據中國基金報,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公告稱,將調整通知存款與協定存款的利率,并于5月15日起正式執行。
近日,農業銀行發布《2022年三農金融服務報告》,這是該行連續第15年發布“三農”金融服務報告。2022年...
2023年5月14日,浙商銀行原股東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13 4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6 33%)由太平人壽
2023年5月12日,浙商銀行與國泰君安證券順利開展市場首筆使用明珠債(自貿區離岸債券)作為擔保品的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