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12:38:51來源:金融界
(相關資料圖)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到來之際,金融界特別發起主辦“2023投資融合發展研討會暨金融界投教宣傳年發布會”。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作為學術支持,麗澤商務區管委會、普益標準為支持單位,30余家金融機構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業協會協調服務三部主任侯哲出席并發表開幕演講,演講中,侯哲圍繞銀行理財投資者教育的意義、實施路徑等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與認識。
侯哲指出,目前,盡管投資者教育已在證券基金行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框架體系,但放眼中國,還有規模眾多的其他類型投資者尚未涵蓋其中,特別是占比數量最為龐大的理財投資者群體。他認為,由于理財市場正處于從“剛兌時代”向“凈值化時代”蝶變轉型的關鍵時期,投資者教育將再次在理財行業被提上日程,并將蓄勢待發,開啟一段新征程。
侯哲表示,理財行業投資者教育工作意義重大。首先,投資者教育是理財業務順利實現凈值化轉型的根本保障。凈值化轉型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投資者是否支持和配合、社會能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投資者文化將成為制約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對比基金行業,可以預測,凈值型理財產品從產生到真正被投資者認可,可能還需要5—10年左右的時間。這一時期,正是開展理財行業投教工作的黃金時期。
其次,理財行業投資者教育是實現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的“壓艙石”。近年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投資者教育均被提上監管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更是成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正確理解、靈活處理投資者教育和消費者權益保護二者關系,充分重視理財行業投資者教育工作,將有利于保障理財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的順利實現。
第三,理財行業投資者教育是構建良好資管生態環境的“穩定器”。截至2022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7.65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2.94萬只,募集資金89.62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8800億元,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09%。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9671萬人,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比高達99.01%。做好理財市場的投資者教育,關乎整個大資管市場生態環境的健康穩定,甚至關乎中國金融市場的長治久安。
侯哲表示,開展投資者教育絕不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也絕不是借投教之名、行業務之實,而是需要從邏輯框架、堅持原則等方面對具體實施策略予以討論,具體如下:
首先,建立清晰完整的投資者教育邏輯框架。侯哲介紹,從一個自然人開展投資活動的生命周期入手,可以將開展投資者教育的途徑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一是具備投資能力前的準備階段。政府應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基礎教育體系,監管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發揮引領作用,開展系統化、專業化的推廣普及工作。二是具備投資能力后的售前階段。發揮金融機構的主導作用,重點發揮好平臺和投資顧問價值。三是售中階段。金融機構應主動承擔風險揭示義務,秉承“賣者有責”“風險匹配”的基本原則開展業務活動和投教工作。四是售后階段。金融機構應將投教工作與投訴處理有機結合,既要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投訴,又要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其次,明確開展投資者教育的六項原則,分別是:無偏預期、公益傳播、持續教育、分類管理、內容前瞻、層次多元。
第三,要重視投資者教育各項基礎性工作。一是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家戰略和立法體系。二是完善投資者教育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投資者教育的頂層設計方案,確定目標任務、實施規劃、保障措施等。三是完善司法救濟和補償機制,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投資者損害賠償救濟的專門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先行賠付、行政和解金補償、專業仲裁、小額糾紛調解等制度。
侯哲強調,投資者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長期工作、艱巨工作。下一步,中銀協將在銀保監會的指導下,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研究,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理財投資者教育工作,將理財投資者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標簽: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到來之際,金融界特別發起主辦“2023投資融合發展研討...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到來之際,金融界特別發起主辦“2023投資融合發展研討...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根據中原按揭經紀數據,香港新按揭貸款業務現金回贈比例去年約為1 3%,今年目前最高升到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到來之際,金融界特別發起主辦“2023投資融合發展研討...
金融機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近年來,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自主